基本信息 |
部 门: 物理系 职 称: 教授 邮 箱: ljmeng@xtu.edu.cn 办公室: 物理东楼501A 孟利军,男,1978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,博士生导师,教授。2001年获qy球友会材料物理专业学士学位; 2010年获qy球友会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,2011年聘为副教授,2020年聘为教授。2022年4月特聘为qy球友会韶峰学者学术骨干。担任湖南省物理学常务理事和湖南省量子科技学会常务理事。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(2013-2015年),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。现为“微纳能源材料与量子器件”湖南省重点实验室、“微纳能源材料与器件物理”教育部创新团队的骨干成员。 |
学习工作经历 |
2021.12-至今: 球友会,教授; 2011.12-2020.12: 球友会,副教授; 2018.10-2019.10: 英国华威大学物理系,访问学者; 2007.11-2011.12: 球友会,讲师; 2002.07-2007.11: 球友会,助教; 2004.09-2010.07: 球友会,材料物理与化学,博士; 1997.09-2001.07: qy球友会材料与光电物理公司,材料物理,学士。 |
研究方向 |
[1] 对称性保护拓扑量子态(拓扑材料和高阶拓扑态) [2] 拓扑序(费米子拓扑序和磁性拓扑序) [3] 量子计算(拓扑量子计算和拓扑序的量子计算实现) |
科研项目 |
[1]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,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拓扑电子性质及其调控的理论研究, 项目编号:19A471,2019.09.01-2022.12.31年,主持,经费:8万 [2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,青年项目,11204261,PdPt双元合金纳米颗粒的结构与热稳定性研究,2013-01至2015-12,25万元,主持 [3]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,固态基底表面自组织生长MoS2纳米结构的理论研究,2018-2020,经费:5万,项目编号:2018JJ2381,主持 [4] 教育厅一般项目,孟利军,张凯旺等,硅-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结构及其生长机理的研究(编号:07C753,2007-01-01-2009-12-31)主持 1万 [5] qy球友会博士科研启动项目,过渡金属合金纳米颗粒结构和相变研究 (编号:10QDZ18,2010-2012),主持 5万 |
代表性成果(专著、论文和专利等) |
[1] Y. Bao, Y. Li, K. Xia, L. Meng, Magnetic‐Field Regulation of Nodal Topological Superconducting States in Monolayer Ising Superconductor NbSe2, physica status solidi (RRL) – Rapid Research Letters, DOI 10.1002/pssr.202300135(2023). [2] Lijun Meng*, Yizhi Li, Jiafang Wu, LingLing Zhao, Jianxin Zhong, A type of novel Weyl semimetal candidate: layered transition metal monochalcogenides Mo2XY (X, Y = S, Se, Te, X ≠ Y), Nanoscale, 2020,12, 4602-4611 [3] Lijun Meng, Jiafang Wu, Jianxin Zhong and Rudolf A. Römer, A type of robust superlattice type-I Weyl semimetal with four Weyl nodes, Nanoscale, 11 18358,2019 [4] Lijun Meng, Jiafang Wu, Yizhi Li and Jianxin Zhong, Dirac-Weyl semimetal phase in noncentrosymmetric transition metal monochalcogenides MoTe and WTe, J. Mater. Chem. C, 7,12151, 2019 [5] LijunMeng, Jiafang Wu,Yizhi Li, LinglingZhao, Jianxin Zhong, Weyl semimetal phase in noncentrosymmetric compoundsW2XY(X, Y=S, Se, Te, X≠Y),Phys. Rev. B, 2019 |
荣誉奖励 |
[1] 湖南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(2023年-) [2] 湖南省量子科技学会常务理事(2022年7月-2026年7月) [3] 《计算物理及其应用》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初探 湖南省高教学会教学管理委员会年会论文一等奖,钟建新、孟利军、孙立忠、张凯旺,2010年 [4] 关于计算物理教学模式的探讨—基于研究性教学视角,湖南省高教学会教学管理委员会年会论文二等奖,孟利军、钟建新、唐翌等,2010年 [5] 交叉融合与分类培养 建设地方高校物理人才培养新体系,二等奖,湖南省教育厅,钟建新,唐超,孟利军,毛宇亮,胡义伟,证书编号:2016080,2016年7月14日 [6] 交叉融合与分类培养 建设地方高校物理人才培养新体系,一等奖,qy球友会,钟建新,唐超,孟利军,毛宇亮,胡义伟,彭海燕,2016年9月 [7] 团队引领交叉融合促进地方高校物理学科研究生高素质人才培养,三等奖,湖南省教育厅,钟建新、黄宗玉、孟利军、唐翌、祁祥,2019年9月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(证书编号HN-G-3-2019139)
|